<address id="dn339"></address>
<form id="dn339"><th id="dn339"><progress id="dn339"></progress></th></form>
<address id="dn339"><form id="dn339"></form></address>
<form id="dn339"><th id="dn339"><progress id="dn339"></progress></th></form>
<address id="dn339"></address>
<form id="dn339"><th id="dn339"><th id="dn339"></th></th></form><address id="dn339"><th id="dn339"></th></address>

      <address id="dn339"></address>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
        字體大小: 打印
      1. 索引號 2489247186443831384
      2. 主題分類 其他
      3. 成文日期 2023-08-09
      4. 發布日期 2023-08-09
      5. 編號 青政辦字〔2023〕48號
      6. 制發機關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7. 有效性 有效
      8. 規范性文件登記號

      9.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指導意見》(魯政辦發〔2022〕110號),推動我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經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促進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兩網融合發展,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努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補充、特色公交為亮點”的公共交通發展模式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快速便捷、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國內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00公里,中心城區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量達到20標臺,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測評滿意度達到90%,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率達到95%,車輛進場率達到93%,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新建城市居民區周邊道路港灣式??空疽巹澖ㄔO比例達到100%,已建成區域要逐步實施港灣式??空靖脑?,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改造比例達到50%以上。高峰時段城市公共汽電車平均運行時速不低于16km/h。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實施

         

        1.規范規劃編制和落實。強化規劃引領,按照科學合理、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等原則,編制青島市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科學合理地配置公共交通資源,指導公共交通建設。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作為空間類專項規劃,按程序依法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一經批準,不得擅自變更,確保規劃得到落實和執行到位。(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加強交通規劃銜接。建立健全部門間常態化協商、互動、反饋機制,確保公共交通專項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等緊密銜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與個體機動化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的有效銜接,推動城市綠色出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1.落實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嚴格落實公共交通配建標準,實現城市公共交通設施與項目主體同步交付使用,將公交場站、港灣車站、候車亭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注重提升存量項目挖潛改造,加大對增量項目強制規劃配建力度,對未按規定配套建設公共交通設施的項目不予審批、驗收。加強軌道交通場站周邊統籌規劃和開發,推進換乘設施以及“P+R”(駐車換乘)系統建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地鐵辦)

         

        2.強化公共交通設施用地保障。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時,應合理確定公交基礎設施的用地規模和布局,不得隨意修改和變更城市公共交通相關內容,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確定的基礎設施用地。對于符合《劃撥用地目錄》規定的,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的,應依法以有償方式供地。加強公共交通規劃用地監管,做好用地控制和預留。利用國有儲備用地、城市橋梁橋下空間等用地建設公交臨時場站。(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推進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對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支持市場化原則實施土地綜合開發。對現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支持在符合規劃且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進行立體開發??茖W設定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指標,提高土地開發收益。綜合開發收益可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鼓勵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城市公共交通場站綜合開發。(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地鐵辦)

         

        4.推進新能源應用及配套建設。除保留必要應急救援車輛外,新增和更新公交車輛應全部為新能源車輛。按照“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完善公共交通充電基礎設施,支持公交運營企業盤活現有場站資源建設充電樁、充(換)電站,有效滿足公交車輛充電需求。加強對新能源公交車輛退役車載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和處置管理。(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

         

        (三)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財政投入

         

        1.健全財政扶持機制。市區兩級政府要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體系。制定和規范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成本規制及財政補貼補償辦法,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費用核算與績效評價體系,科學劃分政策性虧損和經營性虧損,合理界定公共財政補貼補償范圍。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實行低票價、減免票、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以及在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經營冷僻線路等方面的投入,市區兩級財政結合實際給予適當補貼補償。(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2.完善發展保障機制。政府財政投入的資金應重點用于公共交通規劃確定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綜合交通樞紐、公交場站、港灣式停車站等設施的建設運營,以及車輛的更新和設施維護。加大軌道交通和信息化建設的資金保障力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按規定對城市公交企業購置的公共汽電車輛免征車輛購置稅,依法免征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車船稅,按照國家規定免征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場站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費、城市綠化補償費。(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4.完善票制票價體系。建立“政府可負擔、企業可持續、百姓可承受”的多層次、差別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完善換乘優惠政策,提高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及不同公交線路間的換乘比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

         

        (四)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路權優先

         

        1.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聚焦城市重點客流走廊,持續推進公交專用道連線成網,根據早晚客流高峰情況,在主城區具備條件的市政主干道上研究設置全時段或分時段公交專用道,提升公交通行效率。(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嚴格公交專用道使用監管。完善公交專用道沿線標識標線及交通監控設備,嚴格查處不按規定使用、占用公交專用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加大對公交站點、公交場站周邊違法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懲治力度,保障公交專用道的使用和通暢。(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3.科學設置公交優先通行信號系統。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探索推動公交優先通行技術研究與應用,提高公交車輛路權使用優先級,逐步提高城區擁堵路段公交車輛通行效率。(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五)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品質

         

        1.完善服務體系。優化重構公交網絡布局,調減與地鐵線路高重復、強競爭的公交線路,增加地鐵線網覆蓋薄弱區域的公交運力投放,提高換乘銜接效率。支持發展旅游專線、特色公交等差異化服務,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深度和廣度。推進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的建設和應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地鐵辦)

         

        2.推進智慧化應用。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智慧化運營組織能力,提升公共交通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鼓勵城市公共交通兼容多種電子支付方式,推動“一碼通城”在交通出行領域的應用,提升便捷支付與創新應用能力。(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大數據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3.深化行業文明建設。持續開展“最美交通人”“島城開路先鋒”等選樹宣傳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育壯大“暢達幸?!薄扒鄭u巴士”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品牌,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乘客為本、安全至上的行業風尚,使公共交通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4.強化服務質量考核??茖W合理制定公共交通運營服務的項目數量與質量標準,強化購買服務的過程監管與績效評估。加強公共交通運營服務質量日??己?,督促公交企業科學調度、優化運營服務和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

         

        (六)促進公共交通創新協調發展

         

        1.加強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完善安全標準體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完善公共交通應急處置機制和預案,定期組織培訓演練,增強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局)

         

        2.推動城鄉公交統籌發展。整合城鄉客運資源,完善城鄉交通網建設,補齊城鄉公交發展短板,推進毗鄰縣(市)、鄉鎮公交線路的互聯互通,逐步建立城鄉客運一體化服務體系,在更大范圍內讓更多農村群眾享受普惠性的公共交通服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區、市政府)

         

        3.促進綜合運輸協調發展。統籌公共交通與長途客運、鐵路客運、航空客運等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和協調發展,規劃建設與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港口客運站規模相適應的場站、樞紐等基礎設施,建立科學合理的綜合交通體系。(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多部門聯動的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綜合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公共交通優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各項政策落實。(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二)壓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依職責扎實推進相關工作,加強協調配合,加快工作實施,共同落實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各項政策措施,確保按期完成任務。(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

         

        (三)完善法規標準。健全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體系,完善公共交通運營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優化政府購買公交服務機制,強化運營服務質量考核,保障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

         

        (四)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弘揚公共交通文化,引導公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增強公眾對綠色出行、公交優先的認同感,增強公共交通吸引力。(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如果您對該文件有疑問,可以通過 網上咨詢 方式咨詢相關單位 。
        您可以通過政策解讀查閱該文件的其他相關信息。